English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视角
6月25日《贵州日报》头版转04版关注我院情况:牢记嘱托 为中国制造育英才
发布时间:[2021-06-25] 作者:[] 来源:[贵州日报 ] 访问:[]

6月25日,贵州日报以《[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嘱托育匠心 职教展新篇》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牢记嘱托 为中国制造育英才》为题,分别在01版和04版刊登报道学院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

 

原文如下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嘱托育匠心 职教展新篇

  19所院校、14万师生,构筑起了贵州(清镇)职教城——这个职教摇篮的初步繁华。这里已然成城,实现了清镇城市东扩的构想。

  2015年6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了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了解贵州省教育“9+3”计划实施情况、清镇职教城规划建设和教育扶贫情况,肯定他们重点招收贫困学生入学,通过技术培训、学历教育、职业指导、校企合作等方式支持农村脱贫的实践。在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现贵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总书记勉励同学们,学生时代是美好的,同学们在这里积蓄奋发力量,每一寸光阴都很宝贵。各行各业需要大批科技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大家要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贵州(清镇)职教城一角

  6年来,贵州(清镇)职教城牢记嘱托,按照打造“教城互动、产教互动、职教改革、技能培训的引领区、创新区、示范区”的目标砥砺奋进,探索出一条城产教景深度融合发展新路。

  时隔6年,记者走访贵州(清镇)职教城和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那刻,他们依旧心潮澎湃……

  总书记的勉励是我们奋斗前行的动力

  6月17日,贵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两名学生在李明扬的指导下,在一台数控机床上细致操作,他们两人即将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6年前的今天,就在这个实训基地,同样在备战技能大赛的李明扬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那一幕,永生难忘!”李明扬说。

  2015年6月17日,在贵州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实训基地,现场观摩数控机床、车加工等实训操作,勉励同学们立志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境界,学到真本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当时还是学校数控专业二年级学生的李明扬,向习近平总书记展示了他加工的带有“中国梦”“赤心报国”字样的铝合金微缩棋盘。习近平总书记看后,勉励他再接再厉,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总书记的勉励,坚定了我不断提升技艺、认真学好本领、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决心,更是我在传承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的路上持续奋斗的精神力量。”李明扬说。

  习近平总书记细心询问他的学习情况、同他亲切握手的场景,经常浮现在脑中,“每每想起,依然难掩激动。”

  2016年,李明扬中职毕业后留校任教,从“学生”到“教师”,李明扬说:“压在肩头的责任重了,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李明扬在指导学生实训

  参加自学考试提升学历、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教学技巧、追求理论与实操技术的同步提升……2017年,年仅20岁、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的李明扬直接从中级工晋升到技师,由此成为该校教师中最年轻的技师。

  教学中,李明扬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实操能力,希望学生在某一领域、某一技能上成为专才。同时,他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他希望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更要有担当的“大国工匠”。

  李明扬现在是学校的实训指导教师,他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斩获一、二等奖。

  深化产教融合服务新型工业化

  “今天是习近平总书记到学校视察6周年。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职校学子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境界,全校教职工生倍感振奋。”6月17日,在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采访时,该院党委书记熊星说。

  熊星介绍,6年来,从中专升格为大专院校,学校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校学生规模达到了7600人,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制造、智能制造三大专业集群,直接服务贵州新型工业化建设。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是全国第三家“产业学院”落户的院校,该院新能源汽车专业与比亚迪已签约开展全方位合作。学院将把企业的实际标准,转化为学院教学授课的标准,让学生的实训完全按照比亚迪的生产流程来操作,全力提高学生在未来岗位的适应能力,培训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一边连接市场、一边关系民生。”熊星说,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让学生扎扎实实学习技能。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更注重教育引导师生员工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学生在实训中心实训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工业博物馆正在建设中。熊星介绍,目的就是为了弘扬贵州“三线”精神、军工精神、航天精神,并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贯穿其中,打造“忠诚工匠”特色文化品牌,不断深化产教融合。

  熊星表示,学院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并积极对接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从产业的升级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出发,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的衔接,将学院打造成为行业领先、贵州一流、特色鲜明、国内示范的优质高职学校。

  奋力开拓现代职业教育新局面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按照打造‘教城互动、产教互动、职教改革、技能培训的引领区、创新区、示范区’的目标,奋力开拓多彩贵州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局面。”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镇职教城6周年之际,职教城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蒋平表示,贵州(清镇)职教城将坚持“城、产、教、景”深度融合发展思路,为贵州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蒋平说,6年来,贵州(清镇)职教城坚持以“统”为抓手,实现了组织健全、机制完善;以“城”为基础,实现了以城促建、以建扩城;以“产”为动力,实现了以产兴城、产城一体;以“教”为重点,实现了教城互动、产教融合;以“景”为依托,实现了城景相融、产景共生。

  在省、市、县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贵州(清镇)职教城空间布局总体形成、配套服务基本完善、目标定位日渐清晰、融合发展成效初现,一个集学历教育、技术培训、技能鉴定、职业指导、技能竞赛为一体的“生态园地、人才高地、科创基地”日渐成型。

  目前,贵州(清镇)职教城建设已累计投入278.38亿元,入驻院校19所,15所已招生办学,开设专业314个,在校师生近14万人,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比例逐年上升。

  “十三五”时期,贵州(清镇)职教城各中等职业院校陆续升格为高职院校,展开了贵州教育的“双翼”。清镇职教城与花溪大学城相互辉映,共同构建起了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十四五”时期,清镇市委、市政府围绕贵阳市“强省会”行动,提出了“一百两千三区”发展目标,其中就包括要坚持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建设产教融合实践创新区,并以1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十条意见加强服务保障。

  贵州(清镇)职教城管委会还多次与院校召开“共商、共建、共治”工作座谈会,并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产教融合发展框架协议》《共建产业研究应用技术学院框架协议》等协议。同时,管委会大力推动服务到校,切实为各院校解决重大问题19个。此外,还在青年就业、青年发展、服务地方经济、职教城师生人才发展规划及产教融合等多个方面与各院校达成共识和合作意向。

  蒋平表示,贵州(清镇)职教城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就业紧密结合,实现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创新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为大国工匠建好孵化园

  入驻院校19所,在校师生近14万人,每年输出技术技能型人才3.2万人、技能培训2余万人……短短几年时间达到如此规模,贵州(清镇)职教城的发展让人感慨。

  悠悠时光贵州,远山如沐;汤汤红枫之滨,山环水复。每次到贵州(清镇)职教城,都会被这里生机勃勃的景象所吸引:恬静优美的校园环境、错落有致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欢声笑语的学生……

  每次采访都能感受到这里各家院校“软实力”的提升与突破。在“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学习氛围中,院校间的专业特色更加鲜明,与企业、社会交流日益紧密,产教融合不断深入,优势专业品牌愈发响亮,职教人才更是供不应求……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环,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基础工程,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集“就业促进、校企合作、创业孵化、技能培训”四大功能于一体,职教城产教融合的平台作用愈加显现。以产业促教学、以教学助产业,校企合作建设研发型、生产型实训基地,推动职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探索出一条城产教景深度融合发展新路,成为助力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牢记嘱托 为中国制造育英才

【开栏的话】

  建党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贵州从落后颓败的旧社会迈入生机勃发的新时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彪炳史册的减贫奇迹、气壮山河的抗疫奇迹。今日起,贵州日报推出《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专栏,深入报道我们党的百年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展示贵州赓续红色血脉、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在新时代长征路奋勇前行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5月19日,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的“数字双胞胎”智能生产线完成调试,正式投入研发生产及技术实训使用。

  “我们是全省唯一一家有此高端设备的院校,这是制造业最前沿的智能生产技术,也是未来企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方向。”学院项目现场指导老师杨林介绍,在工业领域,智能装备研发过程一般是从机械设计、电气设计、自动化等环节“依循进行”,未被检测出的错误有可能造成设备的重大损坏;而使用“数字双胞胎”技术的数字模拟和虚拟调试,可实现各环节“并行进行”,在缩短调试时间的同时,可在早期发现故障点,降低设备损害的风险,提高制造企业产品研发、制造生产效率。

5月19日,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引进的数字化双胞胎智能产线完成调试,正式投入研发及技术实训 杨涛 张凌 摄

  今年,该学院将培训30名掌握相关技术的学生,预计明年开设2个订单班培养超过100名学生。通过校企融合,学院根据企业发展所需,将先进设备带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着力培养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企业有需求的职业教育学生。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清镇)职教城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现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视察时,与职校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勉励同学们立志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境界,学到真本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在清镇职教城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德赛训中心,学生们正热火朝天进行实训备赛。这里设有6大赛区,不仅能承办省赛和世界技能大赛贵州集训,还能满足师生技能训练、开展全省教师培训及交流。

  “中心顺应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产业转型升级对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需求,以‘国际标准、以赛促训、汇智创新’为目标,打造国际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学院负责中心实训的机电工程系专业教师郭扬说。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与贵州航天林泉有限公司、贵州险峰机床厂、贵州吉利发动机总厂等企业合作,计划于今年9月共同创办“中德卓越工匠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企业岗位需求与真实生产任务搭建课程体系标准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

  在今年的全省幼儿趣味体育展示大会上,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虚拟老师教学”惊艳亮相——大会现场实时呈现虚拟幼儿体育教学场景,来自中山大学的体育专家李寅等老师穿戴设备,在异地完成现场老师的规范指导、小朋友的教学组织等教学活动。

  “这种异地虚拟老师教学直播,在全国职业院校学前教育领域是首次成功展示,有助于推动更多的幼儿园展开数字化教学应用。”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验实训中心副主任刘本英告诉记者,“虚拟老师”惟妙惟肖、富有亲和力的鲜活形象,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还能通过网络跨越空间和时间限制,释放优质教师资源,缓解地区教育资源不平衡等问题。

  贵州(清镇)职教城职教院校不断把专业特色与前沿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引入前沿生产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升级实训设备,满足社会生产发展及人才需求。经过多年发展,贵州(清镇)职教城已入驻职业院校15所,在校师生近14万人,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截至2020年底,贵州全省高职院校在校生达39.5万人左右,中职学校在校生50万人左右。“十三五”以来,贵州省职业院校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10余万人,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2%,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中高职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由10年前的30%上升到70%。

  2020年10月印发的《贵州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实施中职“强基”工程、高职“双高”工程、“黔匠”培养工程和职业教育助力全面小康、服务乡村振兴、服务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从2021年起至2025年,省级财政每年将新增投入5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到2022年实现职业教育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